一、比赛时间和地点
时间:10月1日-5日
地点:河南温县
二、参加单位
各地太极拳组织及个人。
三、比赛项目
各式传统太极拳、械套路、推手。
(一)传统套路:
1、陈式大架、陈式小架、杨式、武式、孙式、吴式、和式、忽雷架;
2、太极器械:短器械、长器械、双器械。
(二)竞赛套路:陈式、杨式、武式、孙式、吴式、42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32式太极剑任选一项。
(三)集体项目:8人以上(含8人),男女不限,拳、械内容不限,演练时间4-5分钟,必须配乐(自备CD光盘、U盘),音乐伴奏中不能出现说唱等内容(若出现说唱由裁判长一次总扣0.1分);比赛时,由本队教练或领队负责放音乐。
(四)太极推手
1、男子设9个级别
48公斤以下级(含48公斤)
52公斤级(48公斤以上—52公斤)
56公斤级(52公斤以上—56公斤)
60公斤级(56公斤以上—60公斤)
65公斤级(60公斤以上—65公斤)
70公斤级(65公斤以上—70公斤)
75公斤级(70公斤以上—75公斤)
80公斤级(75公斤以上—80公斤)
80公斤以上级
2、女子设3个级别
50公斤以下级(含50公斤级)
55公斤级(50公斤以上—55公斤)
55公斤以上级
四、参加办法
(一)各代表队可派领队1人,教练1-2人,医生1-2人,太极拳、械套路,运动员人数男女不限。
(二)每名运动员限报2个单项(拳术、器械各一项),每队限报1个集体项目,太极推手同一级别中每单位限报2人。
(三)拳术、器械每一单项不足5人时,均编入相邻组别。
(四)年龄分组
1、传统太极拳、械套路运动员年龄分组
甲组55岁以上(1957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者)
五、竞赛办法
(一)本次比赛为团体、个人比赛。
1、传统太极拳:4-6分钟;太极剑:3-4分钟;其他器械不少于1分钟。
2、竞赛套路:5-6分钟
(太极拳:运动员演练至5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太极剑演练3分钟,其他器械演练至1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
(二)本次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2011年3月审定的《传统武术套路竞赛办法》(试行),本竞赛办法可从河南武术网或中国武术网文档中下载。
(三)传统太极拳套路必须是以最具传统风格特点为基本内容的套路形式,有太极拳、械竞赛套路内容者不予评分。
(四)集体项目采用全国太极拳锦标赛《集体项目评分标准》,要求观赏性强,有主题,有创意,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每少一人在本队集体项目的最后得分中扣0.5分,未配乐者,在集体项目的最后得分中扣0.2分。
(五)太极推手采用温县武术太极拳管理中心制定的《太极拳活步推手竞赛办法》(试行)。
(六)运动员的参赛服装不作规定,但要体现出民族特色、项目特色、运动特色和时代特色。
六、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太极拳套路各组别各单项男女分别录取一等奖(四分之一)、二等奖(四分之二)、三等奖(四分之一);
(二)集体项目:录取前8名;
(三)太极推手:各组别各级别男、女分别录取前8名。
(四)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