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湖风云 >> 通知公告 >> 详情

陈全忠大师的太极情缘

来源:转载于《金秋》杂志  发布日期:2013-12-12  字号大小:T|T|T  点击次数:3251次
太极推开健康之门
——记太极拳大师陈全忠
陈全忠大师,今年89岁高龄了,他是陈家沟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传人,国际太极拳大师,国际太极拳文化传播大使。太极拳给他一生带来了什么?“很多,很多,其中最宝贵的是健康。我一生的努力,就是想让更多的中国人、外国人通过练太极拳健康一生。”
走出陈家沟
陈全忠1925年出生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这里是太极拳的发源地,素有“喝了陈家沟的水,都会跷跷腿”的说法,习练太极拳的高手比比皆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陈忠全三四岁就跟着父亲开始练习太极拳。
“穷文富武”。富家子弟虽然有条件练武,但往往下不了苦。陈全忠的家族是一个有着四十多口人的大家族,作为长门长重孙,他是这个家庭的宝贝疙瘩,但他练武却比任何孩子都能吃苦。同时,他练拳的天赋非常好,一学就会,特别爱“蹦”(当时陈家沟管练拳叫蹦拳)。
因此小小年纪,就脱颖而出。那些老一辈高人都喜欢陈全忠,看见他就让他“蹦蹦”,抢着给他说拳,这使陈全忠对太极拳更加痴迷。陈全忠7岁开始上私塾,当时教他私塾的老师叫陈国英。陈国英也是当地有名的拳师,他中午上文化课,下午教练太极拳。每天下午练拳时,村里人都来看。陈家沟的人,练过没练过拳,看拳都是行家。在大大小小的孩子中,陈全忠总是获得更多赞赏的目光。
人们赞赏的目光让陈全忠很兴奋,走到哪里都是表演的舞台。特别是到外婆家走亲戚,一进村就开始有人拦着他说“陈家沟的小孩给俺们蹦蹦拳”。陈全忠就开始“蹦”,从村口一下蹦到外婆家门口,人们还是围住不放,直到外婆对街坊发脾气说“天都过晌午了,还让不让孩子吃饭”人们才肯散去。
1940年为了“逃日本”,陈全忠随父母徒步几百里逃到了西安。这时连肚子都吃不饱,更谈不上练拳了。为了糊口,15岁的陈全忠到西安大华纱厂做工。1945年,日本投降,陈全忠一家的生活稍稍有改善,陈全忠得以继续“蹦拳”了。
把“狗”练成“虎”
当年从陈家沟逃难到西安的人很多,其中不乏太极拳高手,对陈全忠影响最大的当数陈守礼和陈敬平了。陈守礼和陈敬平师从一代宗师陈发科,是陈全忠的族中长辈。“我开始跟陈敬平老师学拳,他教我太极刀、枪、推手。他教拳讲的道理很深刻,动作技击讲的很细致。可惜老师六十年代的时候因饥饿而亡。之后我又师从陈守礼老师学春秋大刀等,当时陈老师家住西安和平门二道巷,陈家沟在西安有二十多人,都在他家练拳,这里俨然就是一个太极拳俱乐部”。
陈全忠当时练拳,除了对太极拳的痴迷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当时西安很乱,为了不受人欺负,我就要把拳练好。你在门口放条狗,如果有人想欺负你了,就得想一下,如果你门口放的是只虎,别人就想都不敢想了。”
练太极拳素有“太极十年不出门”的说法,要把“狗”练成“虎”谈何容易。当时陈全忠练拳多在西安城墙上,很多来自陈家沟的青年在前辈的指导下苦练。“当时生活条件差,衣服少,晚上练完拳后,厚厚的绒衣被告汗水湿透了,爱人就把湿衣服放在炕头上焐干,第二天穿上继续练。十几个酷暑严寒,陈全忠终于把“狗”练成了“虎”
1955年,公私合营,陈全忠从一个小纺纱厂并入西安市第一染织厂,成了一名机修工。陈全忠爱岗敬业,技术精湛,连年被告评为优秀工作者。
“机修工有个好处,机器不坏就没事,没事的时候我就在车间外面练拳,成了厂里的一道风景。如果哪天我没有练拳,车间主任就会喊我给大家练练。”
也有工友对陈全忠看似软绵绵的太极拳不以为然。一天,一个身强力壮的工友在陈全忠练拳的时候突然从背后袭击他,陈全忠只是身子一沉,腰一转,那个工友就跌出去好几米远,让大家见识了太极拳的虎威。从此陈全忠的名声更大了慕名前来拜师学拳的人络绎不绝。
那时候,陈全忠不敢收徒弟,“家家都苦,生活真是捉襟见肘。逢年过节,徒弟给你提包点心,吃你一顿饭,家里人就得饿好几天。”因此很多想跟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