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太极拳理论 >> 太极拳理论 >> 详情

陈氏太极拳的特点

来源:陈全忠  发布日期:2012-04-18 15:25:56  字号大小:T|T|T  点击次数:3240次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拳架宽大舒展,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动作以腰为轴,节节连贯,以意行气,以缠丝劲为核心,内劲统领全身;一动则周身无有不动,一静则百骸皆静,发劲则松活弹斗完整一气。动作要领是学好陈式太极拳的入门和根本,必须弄通弄懂,在演练时严格遵守。为了能更好地掌握陈式太极拳的要领,在练习拳架的时候要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   虚灵顶劲 

虚灵顶劲是指演练太极拳时,精神领起,意念不散,保持头部端正,百会穴有轻轻向上领之意。此为演练太极拳的最基本的要领之一。要想做到虚灵顶劲,须先弄准百会穴的位置。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顶端中央的发旋处,也即后发际正中向上七寸处。《拳论》中说:“百会穴领其全身、”虚灵顶劲就是要清气上升,虚达于百会穴。但顶劲决非硬劲,硬顶是僵劲,会横气填胸,有损身体健康。顶劲又不可不及,不及则提不起精神。《拳论》中说:“中气上提,若有意,若无意,不轻不重,似有似无,不过不及,折其中而已。”“打拳全是顶劲,顶劲领好,全身精神为之一振 . 。”练拳必须严格遵循此要领。练拳之初,很难真正领会其意,准确把握要领,只要加以时日练习,由招熟渐悟到懂劲阶段,内气开始动荡,清气产生、丰盈,膀胱发热,丹田中正气浩瀚,才可真正体验灵机一动、清气上浮、周身空灵的奇妙境界。但尽管如此,演练者从一开始,就须严格遵守虚灵顶劲的要领。

2. 含胸塌腰 

塌腰的前提是在开跨屈膝条件下才能真正完成的,这样裆跨不会出现夹裆顶胯的现象,腰劲自然下沉,自然也就能含胸了,周身血脉流畅无阻。膝、胯、腰、胸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切忌胸部外挺,若胸部外挺,则会引起气拥胸表,致使自身上重下轻,脚腿上浮,重心不稳,含劲要四面包含住,有环抱之意。要松,要虚。 胸间松开,胸一松,全体舒畅,不可令横气填与胸中。 塌腰有不可软,软则失去灵劲活动。《拳论》中说:“腰为上下体枢纽转关处,不可软,亦不可硬。 要折中。塌腰时,腰以上气往上行,腰以下气往下行,中间贵在和。全身个关节处则节节松开,细心揣摩,关节放开,气血畅通无阻

3 .松肩坠肘 

松肩坠肘是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对肩和肘的要求,含胸塌腰的同时,将两肩关节松开下沉,两肘随之下坠,周身骨节放松,利于气沉丹田,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松肩坠肘与含胸塌腰是对上体的要求,两者相互一致,只有松肩才能坠肘,只有含胸才能塌腰, 只有含胸塌腰才能松肩坠肘。

《拳论》中说 : “打拳运动全在手领,转关全在松肩,功久则肩之骨缝自开,不能勉强,左右肩不松下,则转关不灵”。“两肘当沉下,不沉则肩上扬,不适宜用。 讲的都是沉肩坠肘的基本要领。

两肩要松下,不松下则上身僵直,气脉不通,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无法完成。但松肩不能丢肩,丢肩则不是精神;更不可耸肩,耸肩气血不通,中气不能通达四稍。成势时,沉肩坠肘,含胸塌腰,膝盖与肘尖上下相对,使外三合和内三合紧密配合,全身呼应合住劲,天长日久,功夫自成。

4 .屈膝松胯

屈膝松胯是在练习太极拳时对下体关节的要求,是与前面说的虚灵顶劲、中正自然、松肩坠肘、含胸塌腰、心气下沉、上下相随等要点相辅相成的。膝不屈则胯不松,进而档不开不圆,以上的那些要点都无法完成。屈膝就是膝盖弯曲并向外撑,要做到裆劲开圆,就必须在膝盖弯曲并向外撑的同时意念内合双膝;屈膝则松胯,只要松胯就不会出现双重,虚实转换就会灵活。

5 .虚实分明 

太极图中的阴阳气的运动就是虚实运动最明显的例子,避实就虚,就是用最小的力化解外力的有效而简单的指导思想,是运动和谐的表现。太极运动处处讲虚实之分。运动能分清虚实,即可灵活转化,一招一式,虚虚实实,遍藏玄机。这里要对虚和实有正确的理解,虚不是全无力量;实也并非全部力量。只是比重各有所偏罢了。比如二八分,转为小虚小实,变为三七,四六分直到五五分,虚实转换更为灵活。分清虚实,但不要过偏。过偏不利于转换,不易灵活应敌。分清虚实,不可过实,过实则双重,同样不易利于转换;也不可过虚,过虚则浮飘,无着无落,根基不稳。分清虚实,“实中有虚,虚中有时,太极自然妙用,至结果之时,始悟其理之精妙”。“开合虚实,即为拳经。”仔细揣摩虚实变化之奥妙,久而久之就会感悟到太极的真谛。

6. 上下相随 

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发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传于手臂,周身上下相随,一气贯通。上下相随的意念统领气,一手指引领周身运动。手到之处,中间腰胯相迎合,足必相随,头顶、指稍、裆胯、眼、耳、手、足、腰八大体紧密结合,各个关节之间构成一个不可缺少的空间环系,正可谓“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当中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

7 .节节连贯 

节节连贯是指练习太极拳是周身上下要协调一致,不仅一动全动,上下相随,各个关节之间,势势之间不丢不顶,运转自如,一气呵成,内劲不断,意念相连,浑然一体。太极拳是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上乘功法。最忌用后天拙力。拙力不能灵活转换,以意行气,用的是内气,拳路自始至终,招招势势均由意念所引,绵绵不断,生生不息。一招一式,节节连贯,以意贯之,形断意连,劲断意不断,神气运行,源源不断。慢到方时快,快到圆时慢,空间关节环系,开合有度,看不清衔接在何处。进退有序,收放自然,不丢不顶。

8 .动中求静

在前面太极拳概念一节中不难看出陈式太极拳是动静相生的一种独特运动,《拳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静是相对、暂时的,是在形体安静中强化意念,是强调身体各部位的放不松和不协调,是内气调整与转换,是百骸在运动后的重新统一,是前势和后势转换的必然过程。静到极致才能所向无敌,无往不胜。动是绝对的,是永恒的,静是动的归宿,静孕育着动;动是静的提升,动发展着静。陈式太极拳的动作自始至终贯穿着动中有静的自然规律。陈式太极拳本着动中有静与静中有动的自然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