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宗岳著《太极拳论》之前,该拳术的名称先后有:三世七、先天拳、长拳、小九天、后天拳。张三丰创内家拳术,以别于方外。因八门五步为拳术要诀,故名十三式、后称十三势。西安人王宗岳得其真传,名闻海内,著《太极拳论》、《太极拳解》、《行功心解》、《搭手歌》、《总势歌》等,建立了以《周易》太极、《黄帝内经》等古典哲学为太极拳的拳理武学体系,并命名为“太极拳”,给学习、修炼、研究太极拳及内家拳术提供了一把万能钥匙,致使太极拳传世发展并演化出势态不同、风格迴异的众多流派。[见太极拳之流源——下期更新上传]。
虚无子通过对王宗岳的太极拳谱及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等太极拳经典拳论的学习,和四十多年太极拳锻炼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以意气运动为核心、内外兼修的太极拳锻炼方法——养生太极拳。
“意气运动”的理论依据是《周易》太极、中医理论和《黄帝内经》的阴阳气化、经络气血理论。
祖国医学古籍《内经》有:"阳化气,阴成形"。意思是人身有形,不离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人之身外有形,身内有气,形与气相互依存,彼此处于动态平衡,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如失去平衡,则疾病生。
人以形为体,以气为寿,形随气而动,使全身组织系统、器官等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等活动。正常的气血运行,是维持人的功能并与外界环境保持适应的物质基础。
意气运动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达到祛病健身。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应保持畅通无阻。养生太极拳注重意气运动,练拳要练意,又要练气,先是意动,而后形动,即《行功心解》所说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
养生太极拳要求心静、身正、体松、气匀。练拳要洗心涤虑,平心凝神,肢体放松,两脚站稳,两膝微屈,腰直身正,虚领顶劲,沉肩垂肘,虚腋舒指。练拳时姿势要端正自然;要学会放松,练拳时保持松柔;要用意识指挥动作配合呼吸。养生太极拳的呼吸是经过锻炼自然形成的逆腹式呼吸。练拳时要用意运气,使气贯注于形,内通五脏六腑,外动四肢百骸。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经络纵横交错,内联五脏六腑,外联四肢百骸,沟通表里,贯穿上下,运行气血调整阴阳,荣营脏腑,濡润筋骨,活利关节,传导信息,调节体内各部功能等作用,与体外信息交感,传导能量,是“天人合一”的窗口。《灵枢、经脉》强调:“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能”。人求健康,首先要通经络。养生太极拳的动作与经络互为佐助。这是练太极拳的“要言妙道”。 经络的十二正经起着主导作用。身体通过十二正经的调整刺激,可以带动其它经脉,协调脏腑的功能,起着祛病强身的作用。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构成脏腑阴阳表里相合的关系。十二经脉贯穿周身365个穴位,以穴位与外界沟通,使人体小宇宙与外界大宇宙融为一体,和谐统一共同运行。 七情太过,六邪侵袭,造成人的元气损伤,身体虚弱,百病众生。疾病反应在经络系统,使气血不畅,营养输送降低,阴阳失衡,虚实颠倒。久练养生太极拳,可以疏通经络,畅通气血,平秘阴阳,调整虚实,达到防病、治病和健身之目的。打通经脉还能增强经络功能,进行周身系统性的全方位调整,培补元气,达到健康长寿的境界。
中医理论认为,气与神为无形之物,筋骨血脉为有形之舍,练有形为无形之佐,养无形为有形之辅,二者交顾,相生相济。练养生太极拳能培养元气,守中气,保正气,护肾气,养肝气,理肺气,升清气,降浊气,避邪气,使气清而平,平而和,和而畅,行于筋,串于膜,周身灵活,气至筋膜,筋与膜齐坚并固,阴阳协调平衡。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消谷气,益气力,除百病。
养生太极拳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疏通经络,内气充足,经络舒通,气血和畅,阴阳平衡,则生命力加强,百病不生。现代医学认为经络舒通,气血和畅,有促使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兴奋,发挥大脑潜力(养生学称“还精补脑”),起到开发智力的功能。
养生太极拳一动一静,虚实变换,阴阳开合,练养兼顾,培养元气,涵养本源、众妙归根之妙用。 内气一元复始,丹田水火相济,人难老,健身效果无止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