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太极养生 >> >> 详情

太极拳的道家思想底蕴及其养生意义

来源:http://www.dflz.net.cn/infoshow.asp?id=860  发布日期:2012-06-18  字号大小:T|T|T  点击次数:2738次
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棉圈”、“十三势”、“软手”。清朝乾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与创始人,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许宣平,宋朝张三峰,明朝张三丰,清朝陈王廷和王宗岳五种说法。虽然张三丰和王宗岳分别都著有《太极拳论》。但现在多数拳家认为现传各式太极拳源出陈式太极拳,而主张陈王廷创拳之说。总的来说,太极拳的来源是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特别是吸取了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以及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以道教、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太极拳的哲学基础,使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道家思想和传统养生思想。在太极拳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演变出了许多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从太极拳理论著作方面看,目前所能见到的如《陈志进先生论太极拳之品格和功用》《孙禄堂先生太极拳学论》《向恺然先生练太极拳之经验》《胡朴安先生论太极拳在体育上的价值》,大部分都是论述太极拳的技击价值,体育价值,医疗价值等。本文侧重对太极拳的文化底蕴的挖掘,并且认为它具有载道通道的价值和养生价值。
 
一、太极拳的道家思想底蕴



在中华文化中,“太极”一词首出《易经》,在《易经·系辞》里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记载。按易理解释,太极是天地未分的混沌状态,两仪指的是天地或阴阳,四象和八卦则分别指四季和八种自然现象等。到了宋明时期,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中则以太极解释宇宙形成的过程:“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道德经》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第40章)有本来是始于无,太极本无极,无极而太极,有太极之后衍生阴阳动静,再由阴阳动静变化而衍生五行,四时。由此而万物生,变无穷。《道德经》云:“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1](第28章)《太极拳论》讲:“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2](P74)意为:太极是由无极化生来的,是阴阳的本源,动时,就反映出相互对立的一阴一阳,静时,阴阳两者则又合归于一体。太极拳是一种一动无有不动的运动方式,因为太极拳不是手足的运动,而是人体中心腹部的运动,因此不动则已,一动则全身皆动。腹部是人身之太极,腹动则两腰,两手,两足都要动。《胡朴安先生论太极拳在体育上之价值》论到:“宇宙一太极,人身亦一太极。人身之腹为太极。两腰为两仪,两手两足为四象。手足各有两节为八卦。”[3](P194)胡先生认为太极拳的动作,处处是中心的动作,处处是太极的动作。由此可见,太极拳运动方式是一种符合宇宙自然规律和人体自身规律的运动方式,是一种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的运动方式。
由此可见,太极拳不应仅仅被当成是一门技艺,而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载道的方式。原因就在于这些动作的背后蕴藏着上下古今,天地万物之至理,蕴藏着深厚的道家思想精髓。道家思想认为,柔弱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道德经》云:“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1](第40章)意为道的运动方式是循环的,而它的作用又是柔弱的。“弱”形容了道的运动特点是持久而又不带有压力感的。并且认为能去高就下,避实归虚和一切富有生机的事物都具有柔弱的特性。《道德经》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1](第78章)又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1](第43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1](第76章)而在太极拳中则无处不体现着道家这种“守柔曰强”、“柔弱胜刚强”的思想特点。若欲深层理解这个含义,则必须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个是对己或称对内的角度,即在一个个体习拳者身上太极拳的体育价值、艺术价值、医疗价值和娱乐价值要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那么习拳者务必要掌握柔弱的原则。另一个角度是指对他或对外而言,也就是太极拳的技击价值的最大体现也有赖于对柔弱原则的把握和运用。因为太极拳的特点或称优点就是借人之力,顺人之势,以无力打有力,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若欲明白第一个角度的思想含义,不妨看看杨澄甫先生在他的《太极拳说十要》里的论述:“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丝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灌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也。”[2](P28)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练太极拳时,要全身自然,放松舒展,不应使有哪怕是一点点的拙力停留在练拳者的筋骨血脉中,如果有拙力在筋脉中存留就会自己束缚自己,做不到轻灵变化和圆转自如。或许有人会怀疑说没有用力气,却又为什么会长力气呢?那是因为,人身上的经络就像大地上的沟洫一样,沟洫不被堵塞,水才能通行无阻,经络只有不闭气,才能畅通无阻。相反,如果拙力充斥于经络之中,气血就会停滞,流转就会不灵。如果一个地方受到影响那么整个身体都会随之受到影响。从另一方面讲,如果能够以意运身,心在先而身在后,用意而不是用拙力,那么就能做到意到气便到。如此气血流注,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自然能得到真正的内劲。这也就是《太极拳论》中所说的极柔软却又是极坚刚的道理。太极拳之所以具有公认的医疗价值,原因就在于此。柔软是一种由心灵到经络气血到身体关节一体互动的体现,其要点和窍决就是用意不用力。太极拳不尚拙力,因为拙力是后天之力,是有起有止的,而不是连绵不断的,使用拙力经常会出现旧力已尽,而新力还未至的情况,因此非常不利于培养那无滞无碍的内劲。而内劲是在“以心行气”,和“以气运身”的要求下全身发出的力,又被称为沉劲,因其分量极沉,有如棉中之铁,且连绵不断。与受直力之伤不同,如受太极拳内劲所伤则如遭电击。
理解太极拳柔弱原则的第二个角度是从对外或对他方面而言,即太极拳学习者在与他人交手,要制敌取胜时,柔弱的运用也非常重要。在太极拳技击方面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走”和“粘”。所谓“走”就是说当对方以刚劲打来,我就以柔劲引化,而不是用直力与对方的实力相顶相抗。如用柔劲引化就能够保持自己劲路的相随和畅通。相反,如果对方以刚劲打来,我却也以重力相抵抗,那就会形声对抗的局面,劲路就会发生重滞和停顿,如果自己的劲路不能流畅而灵活,就很容易授人以柄,为人所制。所以没有运用太极拳借力打力的优点,就很难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所谓“粘”就是在“走”的同时还要顺势粘随对方,对方行动快,我也要跟着快,对方行动慢,我行随着也要慢,也就是说不能丢了对方,而要紧紧粘随对方,如此才能使对方虽有大力却得不到施展而陷于困境。“粘”和“走”又被称为“不丢不顶”的原则。而这原则就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道家阴柔守下,虽屈就伸,舍己从人的思想特点。武术上有名的术语“四两拨千斤”就是在运用此原则的前提下所发挥出来的力量。在技击方面,太极拳的招架和攻击不同于外家拳的招架和攻击,外家拳往往招架是招架,攻击是攻击,而太极拳的招架便是攻击,攻击便是招架。在《向恺然先生练太极拳之经验》中讲:“不能用太极拳的方法攻击人的,断不能用太极拳的方法招架”他强调“太极就是一个圆圈。太极拳也就是由无数的圆圈连贯而成的一种拳法”“手手处处皆是圆圈。就在这一个圆圈之中。分一半是招架,一半是攻击。工夫越深,圆圈越小,有时尚不及见其转动,以尽招架与攻击之能事”。[3](P245-246)除此之外,太极拳还特别讲求要“静”。在《道德经》中也有许多关于“静”的论述。比如:“重为轻根,静为躁君”[1](第26章)“轻则失本,躁则失君”[1](第26章)“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1](第45章)“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是为复命”[1](第16章)。道家思想认为,一个人如果真能清静自守,则能与天地同寿。“静”是天地万物的规律和人的行为准则。按照全真七子之一马丹阳的观点就是:“清静者,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扰,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故澄心如澄水,万物自鉴。养气如护婴儿,莫令有损。气透则神灵,神灵则气变,此清静所到也。”[4](P433)在太极拳中,对“静”的要求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求心要静,“心静”才能“用意”,“用意”必定要求“心静”。因此“心静”和“用意”是一体两面,同属太极拳中重要的原则,它要求在